10月11日下午,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橡膠制品分會在山東諸城召開首屆橡膠制品行業混煉膠產業鏈發展研討會。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雷昌純,中橡協制品分會秘書長宋巖、原秘書長楊莉,中橡協副秘書長、管帶分會秘書長李鴻以及來自混煉膠上下游相關企業、科研院所等150余名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受橡膠制品分會邀請,青島愛博爾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孫佩祝主持了討論會。
隨著國家對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許多橡膠制品企業委外加工混煉膠,催生了混煉膠產業,也進一步促進了中國橡膠工業分工越來越精細化。本次會議邀請了5位專家作報告,分享行業經驗。
中國天然橡膠協會秘書長王麗娟作了《我國天然橡膠技術進展、產業概況及展望》的報告。報告介紹了我國天然橡膠產業發展概況、產業展望、保障供應的主要措施及政策。王麗娟介紹,2020年我國天然橡膠植膠總面積1715萬畝,投產面積990萬畝,天然橡膠產量約70萬噸;受疫情影響,膠工短缺30%以上。天然橡膠戰略性強、敏感性高、社會生態效益好,但同時也面臨著自給率低、產業效益低、成本上升、高端用膠依賴進口、科技投入不足等問題。為此提出鞏固并發展國內產業、支持拓展做強我國境外天然橡膠產業,以及從立法、制度、關稅標準、科技投入、提高供給效率、保護區建設、應用推廣等方面入手的解決措施。
江蘇冠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祝斌作了《我國混煉膠生產技術現狀及市場發展前景》的報告。報告介紹了我國混煉膠生產技術現狀和市場發展前景。報告指出,我國混煉膠起步較晚但發展很快,目前無論從硬件或者軟件來說,我國已經與國外混煉膠生產企業在同一個水平線上,但是我國混煉膠企業規模和設備配備大不相同,行業集中度不高;2019年我國混煉膠市場總量約4000萬噸,外購比例約為5%,國外混煉膠外購比例約為30%。隨著我國環保政策要求趨嚴,橡膠制品廠自建混煉膠車間的審批難度逐漸增大,現已建成的混煉車間也有較大部分由于環保壓力而關停或轉移。報告提出了企業發展要進行轉型升級,要從產品代加工到自主開發,從單純制造型轉為研發創新型企業,從單純的產品提供到一攬子解決方案,并指出未來發展方向:專業化、智能化、規模化、標準化、國際化。
天津中和膠業股份有限公司研發部經理陳巧娜作了《混煉膠質量控制及工藝管理》的報告。報告介紹了混煉膠制膠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分享了管理經驗,采取科學的方法,嚴格控制,可以有效提高混煉膠批次穩定性。
畢馬杰橡膠科技(常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家玉作了《歐洲混煉膠行業運營模式》的報告。報告介紹了歐洲混煉膠市場概況、特種混煉膠行業特點和特種混煉膠工廠生產品質管理體系。報告指出,特種混煉膠單價高、品種多、配方多,批次訂單量較小,同時客戶對質量要求也非常高。特種混煉膠需要在配料、密煉、開煉、冷卻、檢驗的生產過程中進行5S常態化管理。
際華中晟材料科技(岳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李炎君作了《混煉膠生產技術問題及綠色智能制造》的報告,就混煉膠在生產和制造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從綠色制造、物流及生產過程自動化、生產制造過程信息化等方面分析了綠色智能制造的發展趨勢。
會上,橡膠制品企業、上游供應商等行業同仁共同研討混煉膠行業技術、生產、設備及上下游協作發展等相關問題,與會代表進行了熱烈討論并積極建言獻策。
來源:中國橡膠網